耐馳爾新材料(營口)有限公司
磨粉項目工程
輻射環境監測報告
附件1:現場監測報告;
附件2:實驗室分析報告;
1. 工程概況
1.1. 項目概況
耐馳爾新材料(營口)有限公司成立于2006年4月,注冊資本4500萬元人民幣,為高新技術民營股份制企業。公司主要經營鋯、鈦系列產品,包括:四氯化鈦、海綿鈦、鋯英砂、鋯英粉、硅酸鋯等。
公司位于遼寧省政府規劃的環渤海“五點一線”布局所屬的遼寧(營口)沿海產業基地化工產業區,毗鄰濱海大道,依托“一市兩港”的優勢,交通十分便利。為響應營口市政府提出的“建設大港口,發展大工業,打造大城市”的工作精神,公司率先進入遼寧(營口)沿海產業基地,征地500畝,成為第一家在該園區落戶企業,廠區位于遼寧(營口)沿海產業基地的西部,濱海大道西側,新湖大街西段北側地段。
目前由于遼寧(營口)沿海產業基地化工產業區調整為中國(遼寧)自由貿易試驗區(營口片區),公司四氯化鈦、海綿鈦已經停產,主要生產加工鋯英粉產品。
公司依據市場需求,投資6000.5萬元建設鋯磨粉項目工程,擬建成年產21000噸鋯英粉生產線,廠房位于廠區的東側,占地100畝。
企業名稱:耐馳爾新材料(營口)有限公司
法定代表人:張紅
聯系人:毛舒明
聯系電話:0417-2927556
監測單位:核工業二四0研究所
項目名稱:耐馳爾新材料(營口)有限公司磨粉項目工程
項目性質:建成
建設地點:中國(遼寧)自由貿易試驗區營口市濱海路南139號
項目地理坐標:北緯 40.612356° 東經122.175780°
投產時間:2010年10月
項目規模:現狀實際加工原料鋯英砂10000t/a。
1.2. 項目建設規模與產品方案
本項目為建成項目。目前實際加工原料鋯英砂10000t/a,主要產品為鋯英粉。
主要產品產量如下表所示:
表1‑1 主要產品方案表
序號
|
產品名稱
|
計劃干重產量(t/a)
|
現狀干重產量(t/a)
|
包裝方式
|
1
|
鋯英粉
|
10000
|
10000
|
40kg/袋
|
本項目生產受進口原料限制,采用批料加工方式,原料主要從國外分批次進口,一般每月進口一次,原料主要為澳大利亞和南非產鋯英砂,采用噸袋包裝形式。每日滿負荷加工原料鋯砂70噸。
原料與產品照片如下:
照片1- 1 原料與產品照片
2. 概述
2.1. 編制依據
(1)《礦產資源開發利用輻射環境監督管理名錄(第一批)》(環辦[2013]12號);
(2)《伴生放射性礦開發利用企業環境輻射監測及信息公開辦法(試行)》(國環規輻射[2018]1號);
(3)《可免于輻射防護監管的物料中放射性核素活度濃度》(GB27742-2011);
(4)《電離輻射防護與輻射源安全基本標準》(GB18871-2002);
(5)《輻射環境監測技術規范》(HJ/T61-2001);
(6)《環境地表γ輻射劑量率測定規范》(GB/T14583-93);
(7)《環境空氣中氡的標準測量方法》(GB/1T14582-93);
(8)《表面污染測定
第1部分 β發射體(Eβmax>0.15MeV)和α發射體》(GBT 14056.1-2008);
(9)《鈾礦冶輻射防護和環境保護規定》(GB23727-2009);
(10)《中國環境天然放射性水平》(中國原子能出版社,2015年);
(11)《伴生放射性礦開發利用環境輻射限值》(征求意見稿)。
2.2. 控制指標
2.2.1. 劑量限值
依據《電離射防護與輻射源安全基本標準》(GB18871-2002),按照輻射防護與安全的最優化要求,結合本項目實際情況,確定如下劑量約束值:
(1)職業照射劑量限值
由審管部門決定的連續5 年的年平均有效劑量(但不可作任何追溯性平均)20mSv;
按照防護與安全的最優化要求,結合本項目實際情況,取職業照射年平均有效劑量的四分之一作為職業工作人員的年有效劑量劑量約束值,即不超過5mSv;
(2)公眾照射劑量限值
實踐使公眾中有關關鍵人群組的成員所受到的平均劑量估計值不應超過下述限值:年有效劑量1mSv。
由于本項目簡單,輻射環境影響相對較小,同時參考《伴生放射性礦開發利用環境輻射限值》(征求意見稿),本項目公眾成員的年有效劑量約束值設置為不超過0.3mSv。
2.2.2. 氣載流出物控制性指標
(1)依據《電離射防護與輻射源安全基本標準》(GB18871-2002)的規定,本項目氣載流出物氡氣和釷射氣,氡(222Rn)持續照射情況下的行動水平,無論工作場所還是住宅,本項目保守推薦500Bq/m3作為補救行動干預水平。
(2)現有企業和新建企業氣載流出物推薦執行《伴生放射性礦開發利用環境輻射限值》(征求意見稿)中車間或生產設施車間排氣筒限值:鈾為0.1mg/m3、釷為0.1mg/m3。
2.2.3. 液態流出物的控制性指標
車間排放口廢水中放射性核素鈾、釷和鐳-226推薦執行《伴生放射性礦開發利用環境輻射限值》(征求意見稿)中限值:鐳-226為1.1Bq/L、鈾為0.3mg/L、釷為0.3mg/L。
2.2.4. 放射性表面污染的控制水平
依據《電離射防護與輻射源安全基本標準》(GB18871-200),參考監督區工作場所限值,確定本項目工作場所放射性表面污染的控制限值:對β和γ發射體為4 Bq/cm2;對α發射體為0.4 Bq/cm2;本項目工作場所放射性表面污染的清潔解控水平:α表面污染不大于0.08Bq/cm2,β表面污染不大于0.8Bq/cm2。
2.2.5. 放射性廢物清潔解控水平
依據《可免于輻射防護監管的物料中放射性核素活度濃度》(GB27742-2011)的要求,凡是涉及物料中天然放射性核素的活度濃度小于或等于1Bq/g的活動,通常無需進行輻射防護監管。
2.3. 項目所在地理位置及周圍環境概況
2.3.1. 地理位置
本項目位于中國(遼寧)自由貿易試驗區營口市濱海路南139號(原:遼寧(營口)沿海產業基地化工產業區)。項目具體位置見圖2- 1。
2.3.2. 項目周圍環境概況
項目東側隔濱海大道為紅葉風電設備(營口)有限公司;南側為新湖大街西段,隔路為營口成和管業有限公司;項目西側為天元化工公司;北側隔新建大街西段為銘揚管業有限公司。項目周邊環境情況見圖2- 2。廠區周圍環境照片見照片 2‑1。

照片2- 1 廠區周圍環境及保護目標照片
  
圖 2‑1 建設項目地理位置圖
圖 2‑2 建設項目周邊環境示意圖
3. 放射性源項分析
3.1. 生產工藝流程
工藝流程簡述:
本項目主要產品為鋯英粉,主要是天然鋯英砂(40-150目)經過各種粉磨設備加工到200-400目、及5微米的粉狀物料。
生產工藝:
原料——電葫蘆——雷蒙磨機——除塵裝置——混料機——電子秤——包裝
生產工藝簡述:
原料鋯英砂用電葫蘆裝入雷蒙磨,根據使用需求加工成不同細度的產品。對于特殊用途的用戶,必要時再通過混料機調整粉料的粒度分布。
本項目主要使用的設備為雷蒙磨系統。
工藝流程及主要放射性產污節點示意圖見圖 3‑1。
(1)本項目加工原料主要為進口鋯英砂,原料鋯英砂中鈾和鐳-226含量超過了1Bq/g,屬于放射性伴生礦物,因此,在整個生產加工過程中,伴隨著物料的存在會產生γ輻射外照射、表面污染和少量氡氣的逸出。
(2)本項目為干法研磨加工生產鋯英粉,生產過程中,重點放射性產物節點之一為大量物料的貯存區域,包括原料存儲區、中間產品存儲區和產品存儲區,這些區域主要產生γ射線外照射和氡氣的逸出。
(3)本項目氣載流出物主要為放射性粉塵,主要產物節點包括原料上料裝載、產品混料包裝和雷蒙磨研磨工藝布袋除塵尾氣排放等環節,其中布袋除塵尾氣為有組織排放,原料上料裝載、產品混料包裝主要為無組織排放。
(4)此外,原料以及產生在包裝、儲存、輸送等環節的物料流失,產生的無組織排放的放射性粉塵,布袋除塵器人工清灰過程中會產生一定量的無組織排放放射性粉塵。
圖3-1 工藝流程及放射性產污節點示意圖
3.2. 放射性源項
3.2.1. 項目放射性污染源的由來
本項目原料伴生有放射性元素,主要是與天然放射性系Th系(見圖3- 3)、U系(見圖3- 4)元素及其衰變產物,其中主要含有232Th、238U、226Ra等天然放射性核素。本項目采用物理磨粉工藝,不會改變天然放射性核素的平衡狀態,在貯存、流轉、加工過程中,原料中天然放射系(主要為釷系、鈾系)核素會自發衰變產生放射性氣體氡(222Rn)、釷(220Rn)射氣、放射性粉塵、γ射線以及放射性表面污染,主要對近距離接觸生產工藝的工作人員形成放射性內照射和外照射。
圖3‑3天然放射性釷系衰變歷程 圖3‑4天然放射性鈾系衰變歷程
3.2.2. 項目物料固態物質放射性
依據取樣分析報告,生產工藝過程中原料和產品中放射性核素含量見表3‑2。
表3‑2 本項目原料處理過程中主要固態物質放射性核素分析
項目
|
U天然
(Bq/g)
|
Th天然
(Bq/g)
|
226Ra
(Bq/g)
|
澳大利亞鋯英砂
|
3.84
|
0.630
|
3.87
|
澳大利亞鋯英粉產品
|
3.36
|
0.683
|
3.36
|
南非鋯英砂
|
3.70
|
0.533
|
3.69
|
南非鋯英粉產品
|
3.81
|
0.562
|
3.95
|
海南鋯英砂
|
6.30
|
1.196
|
6.42
|
豁免水平
|
1
|
1
|
1
|
注:[1]制樣方法:隨機從5個包裝袋中任意取0.4kg物料,混合作為一個樣品;[2]樣品分析報告見附件;[3]依據《電離射防護與輻射源安全基本標準》(GB18871-2002)及《可免于輻射防護監管的物料中放射性核素活度濃度》(GB27742-2011)。
由檢測數據可知,本項目原料中放射性核素Th的含量相對較低,U和Ra含量均超過伴生礦界定限值1Bq/g,原料屬于主要伴生U礦物。
3.2.3. 項目放射性污染環節
本項目原料伴生放射性,生產過程是主要是將原料經過雷蒙磨物理研磨成鋯英粉產品,在此過程中,同時會產生的放射性的粉塵、氡氣、γ射線外照射和表面污染。因此其生產過程中會有一定輻射影響。
(1)γ射線外照射
本項目物料中含有天然放射性核素,這些核素的衰變過程會會產生γ射線外照射污染。
(2)放射性表面污染
原料鋯砂在堆存、上料、研磨、成品包裝和堆存等過程中存在灑落、沾染等環節,由于物料中含有天然放射性核素,從而會對堆存場所、車間內外地面、工作臺面等產生一定的放射性表面污染。
(3)放射性廢氣
1)放射性粉塵
本項目原料鋯砂主要來自國外進口,出廠前已篩分去除易起塵雜質,呈海沙狀,粒徑40~150目,且物料比重較大,易沉降,因此上料裝載點會產生少量的放射性粉塵。
本項目為干法研磨工藝,鋯英粉產品為200-400目、及5微米的粉狀物料,研磨過程中,雷蒙磨系統為密閉系統,物料在磨內靠氣流攜帶進入分級機,密閉系統內存在高濃度物料粉塵,雷蒙系統余風系統排出的粉塵經過布袋除塵器除塵后經15m高煙囪排放,因此會有放射性粉塵產生并排入大氣。
鋯英粉在密閉系統內經過分級機篩選后的合格產品會進入混料包裝環節,混料和包裝工藝中,物料的下落過程中會產生一定量的無組織排放放射性粉塵。
此外,原料以及產生在包裝、儲存、輸送等環節的物料流失,產生的無組織排放的放射性粉塵,布袋除塵器人工清灰過程中會產生一定量的無組織排放放射性粉塵。
2)空氣中氡氣和釷射氣
由天然放射性釷系衰變歷程可見,空氣中氡氣主要是指222Rn,是放射性核素226Ra經過α衰變產生。釷射氣主要是指220Rn,天然放射性釷系衰變產物。本項目物料在生產過程中各受料點、給料點和存儲區均會有放射性氣體氡氣和釷射氣逸出、擴散到環境空氣中。由于物料中天然放射性核素含量以鈾系為主,主要的輻射影響為氡氣。
(4)放射性廢水
本項目為干法研磨工藝,生產過程中不使用水,無放射性廢水排放。
(5)固體廢物
本項目固體廢物主要是粉磨設備配置的布袋除塵器收集的粉塵和車間收集的落地料,收集的粉塵回收后分類作為產品全部外賣。因此,本項目沒有固體廢物外排。
4. 輻射環境質量現狀
4.1. 區域環境天然放射性水平
本項目采用《中國環境天然放射性水平》(中國原子能出版社,2015年)中遼寧省天然放射性水平作為參考,分析、評價項目所在區域的輻射環境質量現狀,評估項目工作場所輻射環境水平和項目運行對周圍環境的輻射影響。
4.1.1. 天然貫穿輻射水平
《中國環境天然放射性水平》(中國原子能出版社,2015年)中營口地區γ輻射劑量率水平見表4- 1。
表4-
1 遼寧省大連市γ輻射劑量率
地區
|
原野(nGy/h)
|
道路(nGy/h)
|
室內(nGy/h)
|
營口
|
43.0~141.9
|
21.3~130.9
|
55.3~218.8
|
注:以上數據均不包括宇宙射線的貢獻值,參考遼寧省大連市海面γ輻射劑量率最低為20.0nGy/h。
4.1.2. 水體放射性核素濃度
本項目所在區域遼寧省的水體中天然放射性核素濃度見表4- 2。
表4-
2 遼寧省水體中天然放射性核素濃度
水體名稱
|
U(µg/L)
|
Th(µg/L)
|
226Ra(mBq/L)
|
遼河
|
<0.01~3.64
|
<0.10~0.75
|
1.2~16.2
|
注:《中國環境天然放射性水平》(中國原子能出版社,2015年)中取遼河水系為參考。
4.1.3. 地下水放射性核素濃度
本項目所在區域的農村井水中天然放射性核素濃度見表4- 4。
表4-
4 我國農村井水中天然放射性核素濃度
區域名稱
|
U(µg/L)
|
Th(µg/L)
|
226Ra(mBq/L)
|
東北諸河流域淺井
|
<0.01~37.60
|
<0.01~1.47
|
0.90~28.17
|
4.1.4. 土壤放射性核素含量
本項目所在區域遼河平原土壤中天然放射性核素含量見表4- 4。
表4-
4 遼河平原土壤中天然放射性核素含量
土壤類型
|
238U(Bq/kg)
|
232Th(Bq/kg)
|
226Ra(Bq/kg)
|
遼河平原
|
7.8~50.9
|
4.9~82.5
|
6.2~97.2
|
4.1.5. 大氣中氡氣濃度
根據《中國環境天然放射性水平》(中國原子能出版社,2015)調查的全國20 個城市室外空氣中氡濃度范圍值為3.3~40.8Bq/m3;室內空氣中氡濃度范圍值為7.5~170.8Bq/m3。
4.2. 輻射環境質量現狀調查
受耐馳爾新材料(營口)有限公司委托,核工業二四0研究所技術人員于2020年6月17日進入該廠區進行初步踏勘,經多次溝通和準備。并分別于2020年6月17日和2020年7月7日進入該廠區,在廠區內、周圍環境和敏感目標處開展了較詳細的放射性環境監測和樣品采集工作。
本項目調查與監測目的是了解項目的運行對耐馳爾新材料(營口)有限公司廠區內及其周圍環境是否存在輻射環境影響,掌握該廠址內放射性污染水平和分布情況,掌握廠址周圍的輻射環境影響情況,為下一步輻射環境管理提供依據。
4.2.1. 監測與調查對象及范圍
監測對象為廠區內、廠界外周圍環境和周圍敏感點。廠區內主要包括:辦公區、廠內道路及空地、車間內原料堆存區、中間料堆存區、成品區以及磨粉區等場所;廠外環境以生產廠房為中心,表面污染水平重點調查車間內及車間外圍10m范圍以內;地表γ輻射水平、氡氣濃度和釷射氣濃度、地表水和底泥、周圍土壤和地下水重點調查車間周圍500米范圍;大氣中放射性粉塵重點考察和分析車間周圍1000m范圍。
4.2.2. 監測與調查項目
依據《輻射環境監測技術規范》(HJ/T61-2001)、《伴生放射性礦開發利用企業環境輻射監測及信息公開辦法(試行)》等要求,監測內容主要包括:地表γ劑量率、放射性表面污染水平、大氣中氡和釷射氣濃度、大氣中放射性核素氣溶膠濃度以及土壤、地表水、地下水、河流底泥和物料中天然放射性核素的含量。
本次監測調查內容見表4- 5,監測方法見表4- 6。車間及其周圍監測點位布置見圖4- 1,廠區及外環境監測點位布置見圖4- 2。
表4-
5 輻射環境監測調查計劃
序號
|
項目
|
點位
|
點數
|
備注
|
1
|
γ劑量率
|
車間內、周圍環境、敏感目標
|
76
|
儀器直讀
|
2
|
表面污染水平
|
車間內、車間周圍環境
|
41
|
儀器直讀
|
3
|
氡氣、釷射氣
|
廠區內、周圍環境、敏感目標
|
31
|
儀器直讀
|
4
|
地表水U天然、226Ra、Th天然總α、總β
|
民興河水、廠區內地表水
|
2
|
10L樣品分析
|
5
|
地下水U天然、226Ra、Th天然
|
廠區內1個及周圍環境
|
2
|
10L樣品分析
|
6
|
土壤U天然、226Ra、Th天然
|
廠界東、廠界南側、辦公樓下、廠界北側
|
4
|
2kg樣品分析
|
7
|
底泥U天然、226Ra、Th天然
|
民興河底泥和廠區水坑底泥
|
2
|
2kg樣品分析
|
8
|
固體物料
|
產品2個、原料3個
|
5
|
2kg樣品分析
|
表4-
6 輻射環境監測與分析標準方法
序號
|
監測、分析項目
|
監測、分析方法
|
1
|
γ劑量率
|
《環境地表γ輻射劑量率測定規》GBT14583-93
|
2
|
表面污染水平
|
《表面污染測定
第1部分 β發射體(Eβmax0.15MeV)和α發射體》GBT14056.1-2008
|
3
|
氡氣、釷射氣
|
《環境空氣中氡的標準測量方法》GBT14582-93
|
4
|
水中U天然、Th天然
|
《水質65種元素的測定電感耦合等離子體質譜法》HJ700-2014
|
5
|
水中226Ra
|
《水中鐳-226的分析測定》GB/T11214-1989
|
5
|
水中總α
|
《水中總α放射性濃度的測定 厚源法》EJ/T1075-1998
|
6
|
水中總β
|
《水中總β放射性測定 蒸發法》EJ/T900-1994
|
7
|
土壤中U天然、Th天然
|
《硅酸鹽巖石化學分析方法 第30部分:44個元素量測定》GB/T14506.30-2010
|
8
|
土壤中226Ra
|
《巖石樣品 226Ra的測定 射氣法》GB/T13073-2010
|
9
|
礦石中U天然、Th天然
|
《巖石礦物分析 電感耦合等離子發射光譜法測定鈾、釷》DZG20.03-65.1.3.16-2011
|
10
|
大氣中U天然
|
《環境樣品中微量鈾的分析方法》HJ840-2017
|
4.2.3. 質量保障措施
核工業二四0研究所下設的《核工業東北分析測試中心》獲得了中國國家認證認可監督管理委員會資質認定,計量認證證書(CMA證書號:180021181425),證書有效期至2024年5月28日。核工業二四0研究所建立并實施完善的質量保證體系和質量控制措施方案,監測數據通過三級審核制度,能夠保障監測數據的質量。
圖4-
1 車間及其周圍監測點位圖
圖4- 2 外環境監測點位圖
監測天氣條件:
監測時間分別為2020年6月17日至2020年6月19日和2020年7月7日至2020年7月9日,天氣條件見表4- 7。
表4- 7 輻射環境監測天氣條件表
監測日期
|
天氣
|
溫度
℃
|
相對濕度RH%
|
大氣壓力hPa
|
風向/風速
m/s
|
2020年6月17日
|
多云
|
21~28
|
44
|
1003
|
西南/1.0
|
2020年6月18日
|
晴
|
20~28
|
42
|
1001
|
北/2.7
|
2020年6月19日
|
晴
|
21~31
|
41
|
997
|
西南/3.2
|
2020年7月7日
|
陰
|
19~28
|
52
|
1003
|
北/0.9
|
2020年7月8日
|
晴
|
19~29
|
51
|
1002
|
北/1.1
|
2020年7月9日
|
多云
|
20~29
|
48
|
1004
|
東南/0.9
|
監測儀器:
本次監測所使用的儀器設備滿足本項目輻射環境監測的要求,儀器設備均經過有資質部門檢定(校準)合格,并處于檢定有效期以內。進行輻射環境監測前均進行自檢和本底測試,確認儀器設備可以穩定可靠后方投入使用。現場監測儀器列表見表4- 8。
表4- 8 現場監測使用儀器信息
儀器名稱
|
型號
|
檢出限
|
檢定證書號
|
有效期
|
γ劑量率儀
|
6150AD5/H
|
5nSv/h
|
遼計20051308539
|
2021.06.03
|
測氡儀
|
RAD7
|
0.25
CPM/pCi/L
|
GFJGJL2006202690055
|
2021.03.07
|
表面沾污儀
|
LB124
|
0.1cps α通道
10cps β通道
|
DYhd2020-00425
|
2021.03.31
|
4.2.4. 監測調查方法
(1)地表γ劑量率監測以車間為重點,兼顧廠區廠區及周圍環境。監測點位距離地面1m處,每個點位讀取5個數據,取算數平均值作為該點位監測值。
(2)本次監測氡氣濃度、釷射氣濃度監測采用儀器直讀法。測量點應避開采暖、通風、空調系統的通風口、門、窗等能引起空氣流通的地方。測量位置應距離門、窗1m以上,距離墻面0.5m以上。氡氣測量時間為60分鐘。釷射氣采用儀器內固定的測量模式。
(3)α表面污染和β表面污染采用儀器瞬時測量法,每個點位測量時間為1分鐘,儀器探測器窗口距離被測物體表面1cm。
(4)土壤樣品采用梅花法取樣,在取樣點周圍10m范圍內按照梅花形狀布點取5個樣品,經過挑選,去除雜草和石頭等大顆粒物,最后將5個樣品混合成一個土壤樣品。
取樣深度為地表下10cm,取樣重量為2kg,采用專用樣品袋盛裝,樣品袋外再使用塑料袋密封。
(5)地表水和地下水取樣方法,取樣體積為10L,使用塑料桶密封盛裝,采樣前使用3倍水量清洗采樣桶。地表水取樣深度為水面下0.5m,地下水選取中段水流。
(6)河流底泥取樣方法,在淺水區使用塑料勺直接采取,樣品放入盤中以后靜置一段時,除去上面的澄清液和異物。
(7)放射性固體物料取樣方法,隨機從5個包裝袋或者從物料堆不同位置中任意取0.4kg物料,混合作為一個樣品。
(8)本次分別在車間內磨粉區、生產區通道、車間外東側10米處和車間外東北側10米處進行了大氣中U 天然粉塵樣品采集工作。采樣儀器使用HI-Q公司CF-901型大流量連續大氣采樣儀,最大流量為240L/min,采樣時間24小時。
4.2.5. 輻射環境現狀監測調查結果及現狀評價
本項目為建成項目,監測結果及現狀評價代表了工作場所內外的輻射環境質量現狀以及項目運行對周圍輻射環境的實際影響。現場監測結果見表4- 9,實驗室分析數據分別見表4- 10、表4- 11和表4- 12。
(1)地表γ劑量率
本次監測共設置地表γ劑量率監測點位76個,分別布置在對照點、生產車間內、車間外圍、物料表面及1米處、廠區和周圍環境及保護目標處,測得地表γ劑量率83個數據。
本次監測共設置地表γ劑量率監測點位76個,分別布置在對照點、生產車間內、車間外圍、物料表面及1米處、廠區和周圍環境及保護目標處,測得地表γ劑量率83個數據。
1廠區及外環境共設置35個監測點位,室內監測結果在83nGy/h~142nGy/h之間,平均值106.2nGy/h;室外監測結果在80nGy/h~128nGy/h之間,平均值102.2nGy/h。室內外監測結果均為區域本底水平。
說明項目運行沒有對周圍環境的地表γ劑量率水平產生不良影響。
2車間內及其外圍(1m、5m和10m處)共設置40個監測點位,共監測47個數據,其中包括7個物料表面和距物料表面1m處的監測數據。
車間內監測點位排除物料和其表面1m處監測數據以外,監測結果在201nGy/h~405nGy/h之間,平均值282.7nGy/h明顯高于區域本底水平,最大值大約高出區域本底值一倍,說明生產過程中放射性物料對生產場所產生了一定γ射線外照射影響,影響程度較低。
車間外圍監測結果在96nGy/h~193nGy/h之間,平均值142.7nGy/h。其中距離車間1m位置的監測結果略高于本底水平,當距離車間達到5m時監測結果基本與本底水平相當,說明項目對車間外產生的γ射線外照射影響輕微。
3本次在物料或物料包裝袋外表面和其外表面1米處分別開展地表γ劑量率監測,共設置了7個監測點位。
物料外表面監測結果在1.46µGy/h~3.57µGy/h之間。物料外表面1米處監測結果在624nGy/h~876nGy/h之間。說明物料堆存區域近距離的γ輻射劑量率較高,會對長時間近距離接觸的工作人員產生一定的程度的γ射線外照射影響。
(2)大氣中氡氣、釷射氣
本次監測共設置大氣中氡氣、釷射氣監測點位31個,其中,車間外環境、保護目標處共設置15個,車間外圍1m、5m、10m處共設置8個。車間內共設置7個,西側3.0km處濱海廣場對照點對照點1個。
大氣中氡氣濃度,除2個點位未檢出外,監測結果變化范圍在4.62Bq/m3~17.0Bq/m3之間。大氣中釷射氣濃度,除6個點位未檢出外,其余監測結果變化范圍在4.16Bq/m3~6.82Bq/m3之間。
本項目室內外氡濃度和釷射氣濃度監測結果均為一般環境正常水平。氡濃度監測結果均處于全國20 個城市中的較低水平(《中國環境天然放射性水平》(中國原子能出版社,2015)),且遠低于本項目推薦的500Bq/m3補救行動干預水平。不需要采取任何補救措施。
表4- 9 輻射環境現狀監測結果
序號
|
監測點
編號
|
所在區域
|
監測點位置
|
γ劑量率(nGy/h)
|
α表面污染(Bq/cm2)
|
β表面污染(Bq/cm2)
|
氡氣濃度(Bq/m3)
|
釷射氣
(Bq/m3)
|
1
|
1
|
車間外環境及保護目標
|
車間西南水坑邊
|
97
|
—
|
—
|
4.75
|
未檢出
|
2
|
2
|
辦公樓東側空地
|
103
|
—
|
—
|
5.20
|
4.17
|
3
|
3
|
辦公樓內
|
142
|
—
|
—
|
15.8
|
6.22
|
4
|
4
|
門衛室內
|
133
|
—
|
—
|
8.75
|
未檢出
|
5
|
5
|
廠界北側路邊
|
94
|
—
|
—
|
—
|
—
|
6
|
6
|
廠區入口路邊
|
101
|
—
|
—
|
—
|
—
|
7
|
7
|
廠界北側路邊綠化帶
|
106
|
—
|
—
|
—
|
—
|
8
|
8
|
廠界北側路邊綠化帶
|
109
|
—
|
—
|
5.78
|
未檢出
|
9
|
9
|
廠界東側路邊綠化帶
|
111
|
—
|
—
|
6.21
|
5.05
|
10
|
10
|
廠界東側路邊綠化帶
|
102
|
—
|
—
|
—
|
—
|
11
|
11
|
廠界東側路邊綠化帶
|
110
|
—
|
—
|
—
|
—
|
12
|
12
|
廠界東側路邊綠化帶
|
113
|
—
|
—
|
7.71
|
未檢出
|
13
|
13
|
廠界東側路邊綠化帶
|
114
|
—
|
—
|
—
|
—
|
14
|
14
|
廠界南側路邊綠化帶
|
110
|
—
|
—
|
5.96
|
未檢出
|
15
|
15
|
廠界南側路邊綠化帶
|
107
|
—
|
—
|
—
|
—
|
16
|
16
|
廠界南側路邊綠化帶
|
112
|
—
|
—
|
—
|
—
|
17
|
17
|
廠界西側空地
|
106
|
—
|
—
|
—
|
—
|
18
|
18
|
廠界西側空地
|
107
|
—
|
—
|
—
|
—
|
19
|
19
|
廠界西側車間外
|
128
|
—
|
—
|
—
|
—
|
20
|
20
|
廠界西側空地
|
110
|
—
|
—
|
—
|
—
|
21
|
21
|
銘陽管業廠區空地
|
83
|
—
|
—
|
4.62
|
未檢出
|
22
|
22
|
銘陽管業廠房內
|
93
|
—
|
—
|
8.25
|
4.16
|
23
|
23
|
遼寧華福實業廠區綠地
|
93
|
—
|
—
|
—
|
—
|
24
|
24
|
遼寧華福實業廠房內
|
96
|
—
|
—
|
—
|
—
|
25
|
25
|
遼寧東奧建材廠房內
|
83
|
—
|
—
|
—
|
—
|
26
|
26
|
遼寧東奧建材西南廠界外
|
80
|
—
|
—
|
未檢出
|
4.82
|
27
|
27
|
紅葉風電設備廠房內
|
97
|
—
|
—
|
7.5
|
5.13
|
28
|
28
|
紅葉風電設備廠區空地
|
86
|
—
|
—
|
—
|
—
|
29
|
29
|
紅葉風電設備廠房內
|
98
|
—
|
—
|
—
|
—
|
30
|
30
|
紅葉風電設備廠區空地
|
83
|
—
|
—
|
—
|
—
|
31
|
31
|
遼寧超爍圖碼板業廠房內
|
94
|
—
|
—
|
—
|
—
|
32
|
32
|
營口海萊鋼結構工程西南廠界外
|
87
|
—
|
—
|
8.26
|
5.01
|
33
|
33
|
營口成和管業門衛
|
138
|
—
|
—
|
—
|
—
|
34
|
34
|
營口成和管業廠房內
|
89
|
—
|
—
|
5.64
|
未檢出
|
35
|
35
|
北側民興河邊
|
103
|
—
|
—
|
6.22
|
4.86
|
36
|
36
|
車間外圍1m、5m及10m范圍內
|
車間外北側1m
|
166
|
0.010
|
0.05
|
—
|
—
|
37
|
37
|
車間外東側1m
|
172
|
0.006
|
0.03
|
—
|
—
|
38
|
38
|
車間外東側1m
|
164
|
0.014
|
0.02
|
—
|
—
|
39
|
39
|
車間外東側1m
|
164
|
0.011
|
0.02
|
—
|
—
|
40
|
40
|
車間外南側1m
|
162
|
0.015
|
0.05
|
—
|
—
|
41
|
41
|
車間西側入口外1m
|
174
|
0.012
|
0.08
|
—
|
—
|
42
|
42
|
車間外西側1m
|
175
|
0.011
|
0.01
|
—
|
—
|
43
|
43
|
車間外西側1m
|
160
|
0.020
|
0.03
|
—
|
—
|
44
|
44
|
車間西側入口外1m
|
193
|
0.015
|
0.05
|
—
|
—
|
45
|
45
|
車間外西側1m
|
173
|
0.016
|
0.04
|
—
|
—
|
46
|
46
|
車間外北側5m
|
127
|
0.032
|
0.06
|
7.12
|
5.23
|
47
|
47
|
車間外東側5m
|
118
|
0.000
|
0.04
|
—
|
—
|
48
|
48
|
車間外東側5m
|
124
|
0.027
|
0.08
|
5.68
|
4.29
|
49
|
49
|
車間外東側5m
|
125
|
0.012
|
0.07
|
—
|
—
|
50
|
50
|
車間外南側5m
|
122
|
0.009
|
0.03
|
未檢出
|
未檢出
|
51
|
51
|
車間西側入口外5m
|
126
|
0.033
|
0.05
|
5.68
|
未檢出
|
52
|
52
|
車間外西側5m
|
128
|
0.023
|
0.04
|
—
|
—
|
53
|
53
|
車間外西側5m
|
123
|
0.010
|
0.02
|
6.75
|
4.92
|
54
|
54
|
車間西側入口外5m
|
132
|
0.027
|
0.05
|
6.60
|
未檢出
|
55
|
55
|
車間外西側5m
|
117
|
0.008
|
0.06
|
—
|
—
|
56
|
56
|
車間外東北側10m
|
100
|
0.020
|
0.07
|
7.07
|
5.26
|
57
|
57
|
車間外東側10m
|
96
|
0.013
|
0.06
|
5.38
|
4.77
|
58
|
58
|
車間內
車間內
|
車間內北側原料暫存區物料1m處
|
876
|
0.031
|
0.39
|
—
|
—
|
59
|
物料表面
|
3570
|
0.071
|
3.16
|
—
|
—
|
60
|
59
|
車間內北側原料暫存區通道
|
316
|
0.038
|
0.45
|
17.0
|
5.02
|
61
|
60
|
車間內北側原料暫存區通道
|
223
|
0.040
|
0.52
|
—
|
—
|
62
|
61
|
車間內北側原料暫存區物料1m處
|
638
|
0.039
|
0.77
|
—
|
—
|
63
|
物料表面
|
1900
|
0.066
|
2.15
|
—
|
—
|
64
|
62
|
車間內北側原料暫存區通道
|
233
|
0.033
|
0.35
|
8.07
|
6.82
|
65
|
63
|
2#灌裝區
|
360
|
0.058
|
0.89
|
—
|
—
|
66
|
64
|
加工區物料暫存區物料1m處
|
761
|
0.041
|
0.54
|
—
|
—
|
67
|
物料表面
|
1940
|
0.064
|
1.88
|
—
|
—
|
68
|
65
|
加工區通道
|
348
|
0.036
|
0.32
|
6.17
|
未檢出
|
69
|
66
|
加工區物料暫存區物料1m處
|
705
|
0.047
|
0.41
|
—
|
—
|
70
|
物料表面
|
1560
|
0.053
|
1.23
|
—
|
—
|
71
|
67
|
1#灌裝區
|
405
|
0.036
|
0.73
|
—
|
—
|
72
|
68
|
加工區通道
|
288
|
0.034
|
0.61
|
8.81
|
5.22
|
73
|
69
|
檢修工房
|
201
|
0.028
|
0.25
|
11.7
| |